全球数字游民不断增加,上海能颁发“数字游民签证”吗?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,市人大代表、金山区二级巡视员蔡雷英提交了一份建议。
所谓“数字游民”,一般从事软件开发、数据分析、内容创作、平面设计等数字化程度高、成果可以线上交付的行业。这其实是伴随着全球化、信息化进程而出现的新群体,他们的居住地不再像大多数传统行业那样受到物理层面的限制,工作的时间、地点和模式等都有较为灵活的选择。他们就仿佛“游民”,只要有网络,他们就可以随时进入一个现代化信息产业的网格之中。
年轻、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、创新创造能力强、学历和收入较高,是数字游民的显著特征,也能为居住地带来创新活力和经济贡献。有国外机构测算,2022年,全球“数字游民”带来的经济价值总计达7870亿美元。
也因此,已经有不少国家在全球范围内“争抢”数字游民,并相继推出了数字游民签证。比如,2019年,欧洲诸国率先出台相关政策。据《福布斯》统计,截至2024年底,全球已有超50个国家推出数字游民签证,包括日本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克罗地亚、哈萨克斯坦等国,覆盖五大洲。
在国内,数字游民也逐渐进入公众和地方政府视野。比如浙江丽水和温州、四川资阳、安徽黄山、广东梅州等地,都推出了相应政策,用于吸引数字游民前往当地。去年8月31日,上海首个“数字游民”国际村在金山区正式开村,首批12位数字游民入驻,同步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,为乡村注入活力。
2024年8月31日,上海首个“数字游民”国际村在金山区正式开村。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
从各地的措施看,主要面向的还是国内的数字游民。那么,上海是否可以更进一步,从吸引国内数字游民,到探索“数字游民签证”制度,吸引世界各地的数字游民?
可以说,上海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潜力。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无论是开放的经济环境还是多元的文化氛围,上海都极具优势。
截至2024年,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累计达到1016家。1月16日的上海市政府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则披露,2024年1-10月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4.7万亿元,占到全国结算量的47%。而最近一段时间,上海入境游火热,大街小巷“挤满”外国游客。无论是宏观的数据抑或具体的场景,都在生动展现上海的国际化水准,展现这座城市在全球视野中的存在感。
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是上海的数字经济实力。去年11月,有机构发布《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》,其中上海位列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水平首位。相信这也会对数字游民带来巨大的吸引力:上海数字经济的厚度,能为数字游民的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支撑,赋予更多打开新机遇的可能。
因此,立于开放潮头、敢为人先的上海,能否在颁发“数字游民签证”先试先行,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。如蔡雷英代表所建议的那样,通过明确认证条件并简化流程;设立专门的人才口岸和服务窗口,负责签证的申请受理、审核和发放等工作;为数字游民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、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等措施,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提上议事日程。
某种程度上,数字游民的出现是新经济形态的缩影——数字化技术带来了一种“超时空”的生产关系。从这个层面说,一座城市更好向数字游民敞开怀抱,也是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可能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