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不同式样的花灯与剪纸装点起江苏盐城的长街,浓厚的年味在南昌大学的戴天成的记忆中飘香而来。“小时候过年,姥姥会教我怎样给一张折好的彩纸画上纹样,再沿着纹样细心剪开。”在姥姥的巧手下,一张张彩纸就像魔术一般变成福字、喜字或是小动物,剪纸也成为戴天成心中必不可少的新春仪式。
春节,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。2024年12月4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2025年蛇年,人们将迎来第一个“非遗版春节”。
用“非遗”的眼光打开春节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年味背后的厚重古韵,感受各地年俗的万千气象。近日,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问卷调查,共回收来自203所高校的7933名受访者填写的问卷,结果显示,97.59%的受访者对传承家乡的传统年俗感兴趣,86.01%的受访者认为年俗是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,57.32%的受访者认可年俗可以增强过年的仪式感。
“我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,自我记事开始,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,我们家都会在院子里用煤块、木柴和秸秆堆成一个小篝火,我们左权话叫它‘小火’。”提起家乡的年俗,就读于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张怿如数家珍,“我们还会举行一种传统的特色节目,叫作‘闹红火’,每家会出一个年轻人,挨家挨户去表演我们的民俗舞蹈——左权小花戏。”
在张怿的记忆中,每年的元宵节是一年到头最热闹的时刻。“我们会组织一场特别盛大的游行活动。全村最擅长左权小花戏或者左权民歌的人会组成一支队伍,从村头走到村尾,一边放鞭炮、一边表演。”张怿说。
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的黄文庆的春节印象,也与蕴含年味的戏曲相关。“每逢过年,奶奶就会带我一起排演云南花灯戏。”在他看来,这个过年的“保留节目”串联起他从小到大过年的回忆,“我们的花灯戏都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,一唱起花灯戏,我就感觉春节的氛围特别浓厚。”
不同于一些其他非遗项目,春节是每位华人都参与其中并去传承创新的非遗。无论“几零后”,都有独具年代感的过年故事。当青年邂逅“非遗”中国年,当传统年俗的“老”与赛博青年的“潮”相互碰撞,年轻人在助力春节文化传承,也在为其赋予更鲜活、更丰盈的人文底色。中青校媒调查显示,98.66%的受访者认可青年应当创新性传承春节文化,84.24%的受访者会参与线上集福、抢红包等互动,43.21%的受访者会在看春晚期间参与弹幕互动。除此之外,美发、美容、美甲(27.23%),看电子烟花秀(27.06%),制作过年视频、电子相册(24.27%)等新年俗也受到部分受访者的青睐。
来自重庆的刘琴赶在过年前做了春节“三件套”——美容、美甲、美发。在她看来,“过春节要有仪式感”,用青春靓丽的形象迎接春节,也是刘琴眼中必要的新体验。
鲜活的春节随国潮奔涌,也为各地年俗带去了新气象。据刘琴介绍,除了打糍粑、吃杀猪饭、祭祖、灌香肠、炕腊肉外,她的家乡还在近年推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新年俗——“村晚”。“每个村出一个节目,合在一起组成一台晚会。”吹唢呐、跳广场舞、打迎宾鼓、唱三句半、小品、唱歌……各个节目会相互比拼,各村的村民来看节目的同时,还会给自己村的节目加油打气。刘琴曾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到“村晚”中,给节目记分,帮观众摆凳子、发水等。“这种形式很有意思,特别有过节的热闹氛围。”
在各类年俗中,戴天成始终对剪纸最有感情。“一是喜欢家人一起剪纸的其乐融融的氛围,二是剪纸这项技艺从长辈那里继承而来,在我这里得以存续,也让我觉得满足。”
一纸窗花,寄托着新春的祝祷,映照出团圆的剪影。除了剪纸,戴天成还喜欢和家人一起逛灯会,一家人走在古城的小路上,眼前和头顶花灯璀璨,人群熙熙攘攘、谈笑风生,小朋友们快乐地跑来跑去。这幅温馨而自在的图景,充满了戴天成割舍不下的“年”的温情,“这种美妙的情感体验,也是我心中年俗传承的意义”。
(王军利、梅从政对本文亦有贡献)
发表评论